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跟秦刚外长通完电话后,中国外交部很快发布通告,确定了布林肯将于本周访华。同一时间,美国国家海事局在大西洋发布航行警告,专业人士对禁航区坐标进行分析后指出,在未来几天内,美国将通过核潜艇抽检发射三叉戟II型弹道导弹。
【资料图】
【美国国务卿是外交事务最高官员】
这两起事件乍一看相互独立,逻辑上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,但其实可以放在一起来讲,映射的是美国目前的对外战略,有两大主轴。安排布林肯访华,是确保中美关系顺利重启,是一个缓和的信;抽检、发射弹道导弹,是确保俄罗斯的核威慑不至于动摇欧洲安全格局,施压的意味很明确。
先来看布林肯访华。外交部发布的通告,措辞很有深意,布林肯并非应邀,而是经双方协商,这就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,那就是中方并未向布林肯发出邀请,是布林肯主动提出要来,而且可能很早就提出了,只是最近这段时间中美关系起起伏伏,意外因素始终存在。布林肯选在什么时候来,就很有讲究。他与秦刚外长的这通电话,很可能就是准备工作的最后一环。
【美国试射三叉戟,美国划下禁航区】
但应邀访问也好,协商访问也好,这只是形式上的差异而已,不会对后续的对话产生任何影响。我们要关注的是,布林肯访华背后的内涵。
这是2018年以来,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中国。国务卿是美国最高外交官员,因此布林肯此访的象征性意义极强,可以称得上是中美关系重启过程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。但是,对具体成果,不要有太高的期待。美国这边也强调,布林肯此行,不是为了在如今中美的相处模式上,取得某种突破性的成果,或者是要改变什么,也不一定要达成一系列共识。换句话说,布林肯访华,只是中美过去一系列沟通的阶段性总结,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。想要有更多实质性的成果,还需要更多时间。
【三叉戟弹道导弹将在大西洋试射】
事实上,中美并不缺少沟通渠道,比如说王毅跟沙利文这条线,前段时间两人在维也纳会见,算是正式开启了中美关系重启的进程。双方当时就同意,要继续利用好这条战略性渠道。此外,中美在工作层的沟通,也一直没有停止。
总体来看,中美关系止跌,是可以期待的,但能在止跌的基础上恢复多少,尚不确定。官宣布林肯访华,本质上是中美同意把双边关系,重置到了去年巴厘岛峰会以后,“气球事件”以前的状态。两国要着手推进之前被搁置的议题,最主要的,就是台海问题和乌克兰危机。
台海问题,是中美分歧最严重的地方,出现误判事件的可能性也最高。美国希望能在台海方向,通过与中方加强对话,尽可能地避免冲突事件的发生。不过,中国对于美国,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条件。
【禁航通告】
这些要求,站在中国的立场来看,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美国可能很难接受。布林肯此行,不会在台海问题上出现突破性甚至颠覆性的言行。共和党正在旁边盯着,不会放过任何可以炒作的机会。一旦美国“示弱”,那么在接下来的大选中,民主党就会落入被动局面。所以,美国不会在台海问题上轻易松口,但又需要一个能让双方都能接受的说辞,还是挺难的。
至于乌克兰问题,美国的优先事项,是要与欧洲协同,确保俄乌冲突不会升级成俄罗斯与北约的全面战争。这就牵涉到美国在大西洋对弹道导弹的抽检发射了。选在大西洋,而不是太平洋,说明是不愿意刺激中国,而是配合乌军发起反攻。这其实是对俄罗斯战术核武器进入白俄罗斯会议的针对性反应。
【中美关系会止跌,但能恢复多少,并不确定】
这也说明,美国对于中美关系以及美俄关系的定位,并不雷同,仍然存在相对务实的考量。中国目前虽然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,但中美都有意愿管控竞争的烈度,有缓冲空间,也有调整的可能。美国与俄罗斯就不一样了。因为俄乌冲突的缘故,这两国之间的火药味尤其浓。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,也引起了美国的强烈警惕,没有什么妥协的空间了。
因此,美军在大西洋试射“三叉戟”弹道导弹,本质上是以核抽检对核部署,因为抽检与试验不同,有备战意味。检查战备,确保核威慑的有效性,是面向俄罗斯的明确信号。尤其是,近段时间以来,美俄对彼此核力量的透明度,一直在降低。相对的,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猜疑心理,也是持续增加。美欧都有理由确信,一旦俄乌战事进展没有顺遂普京的心意,俄罗斯就有充分的动机扩大核威慑。战术核武器进入白俄罗斯,很可能只是第一步而已。
因此,布林肯这次访华,在乌克兰问题上,中美除了一贯的表明立场,交换意见外,可能也会讨论,如何应对的俄罗斯的核恐吓问题。在防止发生核战争方面,中美是有战略共识的。
关键词: